讲武谈兵|日本最新一艘水声测量船下水,海自的新“窃听者”

讲武谈兵|日本最新一艘水声测量船下水,海自的新“窃听者”

我能黑 2025-02-24 简单报 5 次浏览 0个评论

据参考消息网日前报道,日本海上自卫队最新一艘“响”级水声测量船“备后”号17日在冈山县玉野市的三菱重工海事系统公司玉野造船厂下水。

作为2025年日本海上自卫队下水的第一艘军舰,“备后”号水声测量船事实上却是一艘名副其实的“老舰”——“响”级水声测量船的首舰“响”号其实早在1991年就已经入列了。时隔34年后,“响”级水声测量船才迎来了姗姗来迟的第四名成员。那么,为何日本重新建造这种船舶?“备后”号水声测量船的性能又是如何?

“窃听风云”在水下上演

大家对于各国海军的主力战舰,比如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以及潜艇等都很熟悉,但是对属于海军辅助舰艇的水声测量船也许较为陌生。事实上,对于当今世界海军强国来说,集中了各类高技术装备的水声测量船却是不可或缺的舰种。

“响”级水声测量船采用小水线面双体船型。

所谓水声测量船,顾名思义就是测量声波在不同海区的水中传播特性和参数的海军辅助舰船。各国海军赋予水声测量船的主要任务和使命包括:测量和记录不同水文条件下不同海区的海洋噪声强度和分布,特别是己方潜艇预定活动的海域。从理论上讲,只要己方潜艇发出的噪声水平低于海洋环境的背景噪声,那么敌方潜艇以及其他反潜平台就很难发现己方潜艇。所以,了解和记录预定海域的海洋噪声情况对于己方潜艇的行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其次,水声测量船还可以对探测范围内的所有水面舰艇以及潜艇的噪声信号进行测量和记录。对于己方水面舰艇以及潜艇来说,能够通过水声测量船准确测试自身在不同海域、不同距离上的噪声信号,有助于采取进一步的降噪措施,提升声学隐身能力。而对于非己方水面舰艇以及潜艇,包括潜在对手以及第三方的舰艇,水声测量船则可以测量和记录它们的噪声声纹特征,并且录入到数据库中。当己方潜艇以及反潜平台探测到不明目标的噪声信号后,首先就会利用数据库进行声纹比对,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识别出这是哪国的某型舰艇,甚至可以精确到某一艘舰艇,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战术。

此外,由于水声测量船装备有非常完善的水下声学设备,包括拖曳线列阵声呐、测深仪、声速测量仪、声线轨迹仪、梯度仪和各种声学数据处理设备等,所以除了测量和记录噪声信号,还可以利用主动声呐发射声信号对海底地形地貌,尤其是海床、海沟进行探测,从而绘制更为完善细致的海图。海图的准确与否对于己方潜艇作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决定着水下作战行动的成败命运。

“备后”号下水。日本海上自卫队近年来积极寻求强化攻击性作战能力,这势必影响亚太的军力格局,也会引发周边国家的担忧和警惕。

目前,许多国家的主力水声测量船基本上都采用小水线面双体船型,其原因就在于这种船型的技术优点特别适用于水声测量船的作战使用。比如,小水线面双体船的航行稳定性高、耐波性好,受到波浪扰动要比常规的单体船小很多,从而大幅降低船体晃动对拖曳线列阵声呐收集声信号的干扰,有利于水声测量船进行更为精密的水声测量。

此外,小水线面双体船的双体结构提供了更大的甲板空间,便于安装设备和容纳更多人员,这对于需要装备大量精密设备的水声测量船来说同样是不小的福音。而且,小水线面双体船用于推进的两个潜水体完全浸入在水中,并且多采用电驱动模式,因此其自身产生的噪声和振动更小,有助于进一步减少对水声测量的干扰。

水声测量船是强国海军的重要装备

目前,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水声测量船包括美国海军的“胜利”级、“无瑕”级以及本文开头所提到的日本“响”级。

美国海军长期以来一直非常重视水声测量船的装备以及使用,并且作为其海洋情报侦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美国海军现役的“胜利”级和“无瑕”级两型水声测量船的性能以及技术水平也居于世界前列。这两型水声测量船均采用小水线面双体船型:“胜利”级长71.5米,宽28.5米,满载排水量约3400吨;而“无瑕”级的外形尺寸更大,长86米,宽29米,满载排水量5368吨。

美军“无瑕”号水声测量船经过在中国附近海域活动。

“无瑕”级水声测量船事实上是“胜利”级的发展型号,原计划建造5艘,但是最后因为种种原因仅建成服役一艘,即“无瑕”号(舷号23)。该船可谓是中国周边海域的“常客”,尤其是经常在南海海域活动。该船最主要的水声探测设备就是TL-29A型主被动拖曳线列阵声呐系统,由SURTASS被动拖曳线列阵声呐和LFA低频主动拖曳线列阵声呐组成。该型主被动拖曳线列阵声呐系统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发生产,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拖曳线列阵声呐系统,具备强大的声信号收集和分析处理能力。

目前,美国计划设计建造新一代满载排水量达到约8500吨的大型水声测量船,装备新型主被动拖曳线列阵声呐系统,其被动模式下的最大探测距离可达1000千米,主动模式下的最大探测距离也能够达到450千米。

日本海上自卫队长期以来一直将反潜作为重点发展的核心能力,因此很早就开始设计建造水声测量船。1989年11月,“响”级水声测量船首艘“响”号(AOS-5201)开工建造,1990年7月下水,1991年1月服役。而二号船“播磨”号(AOS-5202)于1990年12月开工建造,1991年9月下水,1992年3月服役。日本海上自卫队为“响”级水声测量船都采用了日本著名海滩的名字命名。这两艘“响”级水声测量船服役后,全部编入基地设在吴港的日本海上自卫队第一声学测量队。

日本海上自卫队原计划建造服役5艘“响”级水声测量船,但是在“响”号和“播磨”号相继开工后便暂停了后续3艘的建造工作,这一停就是30年。直到2019年,日本海上自卫队计划中的第三艘“响”级水声测量船“安艺”号才开工建造,2020年1月下水,2021年3月服役。第四艘“备后”号水声测量船则在2024年3月开工建造,2025年2月下水,按照惯例计划在2026年3月入役。这两艘水声测量船服役后,同样编入日本海上自卫队第一声学测量队。

四艘“响”级水声测量船同样采用了小水线面双体船型,长67米,宽29.9米,型深15.3米,航速11节,人员编制约40人。不过,后两艘标准排水量约为2900吨,比前两艘增加了50吨。目前,日本海上自卫队已经在第一声学测量队开始实行多组人员轮换制,以保证在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加“响”级水声测量船海上执行任务的时间。此外,作为核心装备之一的主被动拖曳线列阵声呐系统,日本海上自卫队需要从美国为“响”级水声测量船采购成品型号,基本上就是美国海军“无瑕”号的同型装备。因此,除了船身大小导致的航行性能差异,日本海上自卫队“响”级水声测量船的探测能力应该基本上与美国海军“无瑕”号相当。

近年来,虽然日本海上自卫队依然将反潜能力作为发展重点方向之一,但是在周边国家潜艇力量飞速提升的前提下,却已经显得不那么突出了。特别是日本海上自卫队在目前以及未来能力发展上,将舰载航空力量、防空反导乃至寻求舰载远程对陆/对海攻击能力同样作为重点内容。也就是说,日本海上自卫队早已经不再满足于外界戏称的所谓“第七舰队反潜分队”的定位,而是开始力图补齐短板,寻求独立作战能力,这是值得我们关注和警惕的动向。

转载请注明来自小白菜,本文标题:《讲武谈兵|日本最新一艘水声测量船下水,海自的新“窃听者”》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